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大宗淡水鱼体系”),是2008年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的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40个产业技术体系之一,研发中心依托单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大宗淡水鱼体系涉及青、草、鲢、鳙、鲤、鲫、鲂等7个主要的大宗淡水鱼类品种,覆盖面广。建设的任务是重点解决大宗淡水鱼类供给侧优质高产、模式升级、竞争力提升、延长产业链等技术问题。由各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相互协作,建立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平台。并针对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开展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发展的储备性、跟踪性和前沿性研究。调研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农业部交办的临时性应急任务,提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方案。
“十三五”,大宗淡水鱼体系聘用首席科学家1人;设有遗传改良、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养殖与环境控制、加工和产业经济6个功能研究室,共聘用岗位专家30位;在25个省、市、区设立30个综合试验站,年均研发经费达3630万元。
“十三五”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五年。大宗淡水鱼体系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建设工作:
首先,扎实推进重点研发任务,实现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任务研发重点围绕实现大宗淡水鱼提质增效、减量增收和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实施。一是开展大宗淡水鱼绿色高效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构建“良种、良法、良饵、良机”为核心的大宗淡水鱼模式化生产系统,以区域性核心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形成“增收、增效”示范效应,并向全国辐射推广20万亩。二是开展大宗淡水鱼加工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发适宜加工的大宗淡水鱼品种及养殖模式,构建适合现代消费需求和规模化加工的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体系,带动全国淡水鱼加工比例提高5%以上。
其次,开展精准脱贫和综合种养,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在10个特困连片区域和原中央苏区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建立大宗淡水鱼健康养殖新模式,为贫困地区渔民转产转业、渔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的渔业生态环境,促进贫困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将积极快速响应渔业主管部门的号召与部署,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稻田养殖经济模式研究,研发稻田综合种养的先进技术,在全国南北方和中东部地区示范推广,使“稻田养殖”作为一种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成为一些省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新亮点。
第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以“高值化、功能化、生态化”为技术核心,促进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质量效益竞争力。将与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水产品养殖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使试验示范区原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减少鱼病发生率20%,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量50%;构建精准高效设施化池塘养殖模式,节水、减排50%以上;建立动态的营养精准供给模型和技术,提高饲料效率10%,降低饲料成本10%;总体养殖效益提高20%以上,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2021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为主线,开展“品种+技术+模式”联合攻关,共审定通过“建鲤2号”新品种1个,申报鲤新品种2个,培育鲢、鲫和草鱼新品系3个;提出了大宗淡水鱼新品种高效饲料配方6个和精准投喂技术5套,减少鱼粉或豆粕用量30%以上,降低成本5%以上,减少氮磷排放3%以上;阐明了柱状黄杆菌和鲫洪湖碘泡虫的流行病学规律,建立了鱊头槽绦虫病和显著车轮虫病的诊断技术规程,研发了草鱼出血病疫苗3种;创制了水质微生物转化调控等减排关键技术,形成了大宗淡水鱼典型的健康高效养殖技术模式8套;研发大宗淡水鱼及其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12项,开发适应国内消费需求的加工产品9个,建立鱼片等质量安全控制与营养品质评价技术3项,实现大宗淡水鱼提质增效。
2021 年度省部级以上获奖情况
此外,体系成果获得各级奖励14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创新团队奖1项;发布各级标准12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5件、国内发明专利67件、实用新型专利70件、软件著作权11件;出版中、英文论著16部;发表论文387篇,其中SCI/EI收录207篇。
2019年1月3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在浙江湖州召开年度总结考评会议。
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主持了考评会开幕式,首先对体系核心示范点进行授牌,经过自愿报名,由各个功能研究室的岗位专家组现场考察调研,最终确定了14个核心示范点:滨海盐碱池塘规模化养殖模式(上海市);池塘种青养鱼绿色养殖模式(湖北省);小区型池塘工程化高效 养殖模式(湖北省);池塘—湖泊复合型养殖模式(安徽省);西北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宁夏自治区);黄河滩涂提质增效型养殖模式(河南省);“鱼稻耦合、以渔护田”绿色村寨渔业模式(贵州省);“哈尼梯田”渔稻综合种养模式(云南省);生态修复型湖泊渔业增殖模式(湖北省);池塘集约化养殖—“跑道养殖”新模式—“渔光互补”新模式(江苏省);库区水质保护型增养殖模式(湖南省);生态净水型水库渔业增殖模式(浙江省);池塘品质调控型绿色养殖模式(广东省);“巴楚草鱼”特色生态养殖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授牌仪式结束后,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张显良局长致辞:充分肯定大宗淡水鱼体系建立10年来在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产业技术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通报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介绍了新时代渔业工作的总体思路。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体系建立10周年,借此机会跟大家交流三点体会:
第一,充分肯定大宗淡水鱼体系建立10年来在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产业技术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一是凝聚了顶尖研究队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设立了遗传改良研究室、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疾病防控研究室、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加工研究室、产业经济研究室,按区域设立综合试验站,构建了以30位岗位科学家、30位综合试验站站长为核心的国家团队,共同组成了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二是引领产业创新体系,体系共研发了新品种11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2项。围绕制约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优良水产品种相对缺乏的问题,重点研究大宗淡水鱼的良种培育及苗种繁育技术,取得鲫、鲢、鲤、团头鲂和草鱼大规模家系建立以及良种快速扩繁等关键技术的突破;针对健康养殖技术有待完善的问题,建立了池塘、生态工程调控等绿色养殖模式和操作规范40多套,开发出水层交换、太阳能底质改良等核心设备;针对优质高效饲料不足的问题,研发精准绿色饲料加工技术,建立了鲫、青、鲤和草鱼的生长摄食模型及精准营养配比技术,开发了高效饲料及绿色添加剂产品40多个;针对鱼病防治技术有待提高的问题,深入研究了病害防治和规范用药技术30多项,开发了水产疫苗及微生物制剂40余个;针对绿色加工技术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研发出储藏、保鲜及品质控制技术20多项,开发出休闲方便食品60多个,有效促进了大宗淡水鱼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支撑和引领了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体系成果共辐射养殖户100多万户,养殖面积1000多万亩,累计增产大宗淡水鱼388万吨,增收477亿元。支撑产业发展成效突出,主要体现为“两保四促”。
两保:
一)是保护了水域生态环境,大宗淡水鱼多采用多品种混养的综合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搭配鲢、鳙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有效消耗水体中过剩的藻类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千岛湖、查干湖等大湖渔业通过以开展渔净水、以渔养水,水体水质显著改善,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二)是保障了优质蛋白供给,大宗淡水鱼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为国民提供了优质、价廉、充足的蛋白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满足城乡市场水产品有效供给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提高国民的营养水平,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发挥了重要贡献。
四促:
一)是促进了乡村渔村振兴,大宗淡水鱼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
二)是促进了渔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良种、良法、良饵,为核心的大宗淡水鱼模式化生产系统向全国辐射推广20万亩,构建适合现代消费需求和规模化加工的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体系,带动全国大宗淡水鱼加工比例提高5%以上;
三)是促进了渔业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大宗淡水鱼的资源优势,以研发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等先进技术为抓手,在10个特困连片区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贫困地区渔民增收、脱贫摘帽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促进了渔业转型升级,与龙头企业建立科研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水产品养殖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试验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减少鱼病发生率20%,节水、减排、减药50%以上,总体养殖效益提高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