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灭绝!下一个会不会是中华鲟……(小鱼
7月21日晚
世界⾃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
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
宣布白鲟灭绝
长江鲟野外灭绝
这一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据IUCN官网最新报告
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
IUCN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
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它们曾与恐龙同时代生活
鲟鱼族群是进化树上的独特单元。大熊猫祖先始熊猫化⽯的地质年代才800万年,鲟鱼化石则可追溯到中生代三叠纪,也就是说它们曾与恐龙同时代⽣活,是真正的“水中活化石”。
现存鲟形目鱼类多数形体硕大,曾经的“世界最大淡水鱼”白鲟最长可达7.5米,中华鲟体长可达4米。鲟鱼大部分是“溯河产卵洄游型”,分布于北半球的大江大河和近岸浅海地带较广阔的水面。作为海洋与河流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重要纽带,它们成为生态状况的指示性物种,也是衡量北半球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可靠指标。
“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不断加剧,鲟鱼自然种群急剧衰退,濒临灭绝,被称为“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
全球范围内,鲟鱼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野生鱼子酱和鱼肉非法贸易带来的捕捞,水坝阻断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IUCN鲟鱼专家组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发起人危起伟将白鲟和白鱀豚进行了对比:“白鲟和白鱀豚生态习性不同,一个在长江上游繁殖,一个栖息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但是它们灭绝的命运与时期却差不多,这并不是偶然事件,更是深刻教训,其它长江水生生物万不可重蹈覆辙。”
中华鲟怎么样了?
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近年来种群数量也在持续衰退,1988年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人工繁殖及放流一直是中华鲟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截至去年,包括中华鲟研究所在内的多个机构,30多年来共放流中华鲟700万尾以上。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珍稀特有物种的恢复十分艰难,他们仍在与时间赛跑,尽量缓解野生资源衰减对中华鲟种群繁衍的不利影响。
“目前,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连同配套建设的中华鲟精子和组织细胞储存库运行日趋良好。可以基本确保中华鲟不走白鳍豚灭绝的老路,物种永远延续。”中华鲟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李志远说。
保护长江物种
我们一直在努力
西南渔业网点评:
最近几年的"动物保护"深入人心,严法苛罚可谓是层层加码,看似相当得力。但是,有人也发声:越保护的动物越易会绝种,似乎是反其道而行。其实,允许人工大量养殖才是最好的物种延续的好办法,但现实是越受保护的物种越不是放开政策让人养殖,你要是去办一个许可(养殖)证件,有时比登天还难,不得不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