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运营: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水产云—物联网智慧养殖云平台
小鱼壮壮水产养殖服务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渔业 正文
集群智慧云企服

为解长江无鱼之困,保护鱼类基因库已迫在眉睫

来源: 编辑: 时间:2022-10-18
为解长江无鱼之困,保护鱼类基因库已迫在眉睫
专利申请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全网冰点价,代写全部资料,零操心拿专利证书。微信:543646

在文章之前,先请大家看一堆数据

①:全国的淡水水产品中,93.78%的量靠人工养殖!

②:目前长江鱼产量,只有上世纪60年代的10%!

③:目前长江鱼的的年捕量不到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

④:长江“四大家鱼”苗年生成尾数,目前只有几亿尾,1950年至1960年是300多亿尾!

⑤:长江禁捕涉及到11万条渔船,近28万渔民!

⑥:2017年长江流域,工业废污水排放总量超过300亿吨!

⑦:目前长江流域中,建造的水坝已经超过52000座,大型水电站127座,小型水电站24100座。

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世界长河排第三,全长6387千米,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

据统计,长江共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单单鱼类就有424种,其中170多种还是长江特有鱼类。长江是我国水生生物最丰富、最多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丰富、最多的河流之一。

然而,即使鱼类种数如此众多,也避免不了长江“无鱼”的事实!它的年捕获量已从1954年的42.7万吨,变成现在年捕获量不足10万吨,仅仅占了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

据老一辈鄱阳湖上的渔民讲: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随便撒几网,就能从湖中捕到单尾十几斤甚至几十斤的大鱼,曾经还有人捕到超过100斤的大鱼!不过这些年,湖里的鱼越来越小、越来越少,最大的也就十几斤、二十斤左右,并且鱼也基本难捕到。原来一张50米左右的丝网,多的时候能捕到四五百斤鱼,现在同样的网最多也就四五斤,这中间少了个“百”字,相差了100倍!

除了长江边上的老渔民,长江中的一些动物,也见证了长江鱼减少的过程,见证了现在长江的“无鱼之困”。

根据国际联合考察队考察:2006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在长江中的数量还有1800头左右,到了2012年,长江江豚在长江中仅剩1040头。

经研究发现,造成江豚减少的主要原因,竟然是食物匮乏!长江中的江豚竟因无鱼可吃,才造成种群的减少,这说明长江真的要无鱼了。以鱼为食,站在长江生物链顶端的江豚,最先感知了长江的“无鱼之困”!

造成长江“无鱼之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如今,短短的50来年,长江鱼却锐减了90%,出现了如今的“无鱼之困”!造成现况的原来有哪些呢?

一、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是长江鱼减少的第一个原因!

其实不只是长江,目前我国大部分自然水域,都存在过度捕捞的现象,也导致了很多水域同样出现“无鱼之困”。

据长江边的老渔民回忆:从上世纪80年代初,长江流域开始流行使用电网捕鱼和“迷魂阵”捕鱼的方式。那时沿江的渔船上,几乎每家都有电网设备!而流域的静水区或与江相连的沟汊、湖泊中,也都密密麻麻的摆满了“迷魂阵”。

大家都知道,电网捕鱼是一种灭绝性捕鱼方式。无论大鱼还是小鱼,甚至水中的小虾、螺蚌类及其它水生物,只要在电网的捕捞范围内,都会被“一网打尽”!其中最先受到伤害,死亡率最高的是一些幼鱼、鱼苗。

除了电网捕鱼方式,摆设“迷魂阵”捕鱼,几乎也是一种灭绝性的非法捕鱼方式。很多“迷魂阵”所用的渔网,网眼都是很小的。

小到什么程度呢?

2、3厘米长的鱼苗、小虾,只要钻进网中都逃不出来。这些鱼苗一旦进网后,只能沿着渔网游走,最后钻进预设的网兜中被捕获。

据中科院曹文宣院士讲:2004年7月,他带着学生在洞庭湖考察时,发现湖面到处都是“迷魂阵”,渔民的渔船上捕捞的渔获个体都很小。

像草鱼、鲢鳙鱼、鲤鱼等大型鱼,成鱼本应都是几斤的,都应该到成鱼才捕捞、售卖的,但是渔民捕获的很多都是10厘米左右的鱼苗。

二、水质改变

除了人为的过度捕捞,长江水质的改变,也是导致鱼类锐减的原因。而导致长江水质改变的原因,除了人为因素,还包括自然因素。

①:人为因素

从本文开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的长江流域,工业废污水排放总量超过300亿吨!

这300亿吨废污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它相当于或接近于黄河枯水年份的水量!

如此大量的废污水排入长江流域,对江水的水质影响是巨大的,直接提升了江水的污染指数。江水的污染指数提升,造成的直接危害是——水生生物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多,严重时出现个体或种群死亡!

②:自然因素

除了人为因素影响,自然因素也对长江水质的改变有一定影响。

目前,全球气候逐年变暖化,并且变暖的速度正在加速,物候期提前、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都是很好的证明。除了全球变暖化,一些恶劣的极端天气、极端气候也越来越多。

全球变暖化及极端的天气、气候,导致水生生物的生存更困境,生存空间也受到缩减。如此,也就增加了水生生物种群的繁衍难度,降低了繁殖速度。

三、大坝建设

造成长江“无鱼之困”的原因,除了以上两个,长江中大坝的建设也占一个。

这儿咱再看一遍本文开头的第7个数据,长江流域水坝已经超过52000座。这5万多座水坝,不但影响了长江的水文和水温,而且对鱼类的洄游产卵也造成了影响。

大家都知道,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大部分淡水鱼类,它们在产卵、繁殖期都有洄游的习性,并且对水流、水温有一定要求。

每种洄游产卵的鱼类,产卵时几乎都需要有特定的水流速度、水温去刺激它们产卵,也就是说它们对产卵场地的水情要求较严格。

虽然长江中的大坝,大都有鱼类洄游的通道,但是过多的大坝,还是改变了长江的水情,而且也给鱼类洄游产卵带来了阻碍,使很多鱼找不到适合的产卵场所,或到达不了适合的产卵场所。

如此,也就降低了产卵鱼的数量,致使鱼类的产卵量下降

再不保护“四大家鱼”基因库,子孙将无鱼可吃

青、草、鲢、鳙合称“四大家鱼”,它们曾经是长江中最多的经济鱼类,但是现在的数量却越来越少,种群繁殖数量也越来越少,繁殖速度逐渐变慢,总繁殖量仅有上世纪60年代的10%。

目前全国食用的淡水鱼,93.78%是养殖鱼,而在这些养殖鱼中,50%以上是人们常吃的“四大家鱼”。

在我国,“四大家鱼”的主要野生自然繁殖场所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中,“四大家鱼”的野生种群数量减少,会给“四大家鱼”的养殖带来长远的隐患!

鱼类的基因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是不断退化的——著名鱼类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如此说。他也是最早提议“禁渔十年”的学者。

据曹院士讲:“四大家鱼”在人工养殖时,需要不断补充野生鱼卵改善基因。长江野生的“四大家鱼”,正是养殖的“四大家鱼”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如果不保护好鱼类基因库,将来我们就真的会面临无鱼可吃的局面,那是多么可悲又可怕的事情!”——曹院士如此说。

曹院士以湖北省举例,2010年,湖北省增殖放流了5.7亿尾鱼苗,投资上亿元,但2011年的产量却比2010年减少了5.76%!

保护“四大家鱼”基因库的有效措施

既然长江中“四大家鱼”的基因库已告急,那么又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的基因库?国家又做出了哪些保护措施呢?

一、有规划的禁渔

“长江十年禁渔期”相信大家都知道!

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在长江十年禁渔期内,长江干流及重要支的天然水域,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本次宣布的“长江十年禁渔期”,无疑是对长江中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所有水生生物,最快、最有效、最直接的保护!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原来长江禁渔期多为3个月,这次却需要10年呢?

这主要是和鱼类的繁殖、成长时间有关。

以本文中的“四大家鱼”为例:草鱼、鲢鳙的繁殖成长通常需要三至四年,而青鱼需要的时间更长。本次禁渔把禁渔期延长至10年,可以让它们繁衍两至三代。

如此,“四大家鱼”的种群数量才可以恢复,一、二代亲鱼的个体也能越大,产卵数量才会更多!

而在以前的禁渔期,往往3个月的禁渔期后,刚生长的鱼还不够几天捕捞的,鱼类种群依然无法繁衍壮大。

其实长江的禁渔,往前可以推到十七八年前,但是那时禁渔时间短,很多又都是地方性河段禁渔,所在禁渔效果并不明显。

二、人工投放鱼苗

除了通过禁渔期保护“四大家鱼”基因库,人工投放鱼苗也是很快、很直接的保护方式。

例如:

2020年3日17日,南京浦口区,向长江投放鱼苗72万尾。

2021年5月31日,重庆市向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放流鱼苗100万尾。

2021年6月6日全国第7个“放鱼日”,九江开展“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共向长江放流鱼苗1600余万尾。

另外,除了国家有规划的向长江流域投放鱼苗,很多个人也对长江鱼资源做出了贡献!

例如:被评为“中国好人”的陈伟先生,11年来共向长江放流鱼苗50多万尾。

以上只是几个放流鱼苗的例子,国家每年都会有规划的向长江流域投放鱼苗,用于保护“四大家鱼”及其它鱼类的基因库。

三、人为创造鱼类繁衍条件

除了有规划的向长江投放鱼苗,国家还人为的为长江中的鱼类,创造繁衍生息的条件,以保护鱼类的种群数量。

①:用“人造洪峰”来满足鱼的产卵条件

上面说到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很多鱼类,产卵时都有洄游产卵的习性,对水温、水流有一定要求。

还以“四大家鱼”为例:长江中的“四大家鱼”,一般在每年的5至6月进入产卵繁殖的季节。它们产卵繁殖时,要满足水温18℃以上和江河涨水两个条件。

为了更好的刺激它们在繁殖期产卵,三峡水库通过控制下泄流量,制造“人造洪峰”来满足它们的自然繁殖条件,促进长江中游渔业资源恢复。

2011年至2018年期间,三峡水库开展了12次针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人造洪峰”试验。试验期间,宜昌江段“四大家鱼”繁殖量累计超过30亿颗,占“四大家鱼”繁殖总量的47.1%。

②:投放人工鱼礁为鱼苗建造“豪华套房”

制造“人工洪峰”满足“四大家鱼”的繁殖条件后,它们的产卵量及鱼苗多起来了,这时就需要保护鱼苗,保证它们的成活率,这时投放人工鱼礁便成了一个好办法。

现在投放的新型人工鱼礁为三角柱体,每一面有大小不统一的5个孔,大约长60厘米、高30余厘米。

这种新型鱼礁,鱼苗和小鱼可以游进去,大鱼却游不进去,也就无法捕食刚孵化出来的鱼苗,鱼苗便可以安全的在鱼礁内栖息、生长,增加了它们的成活率。

另外,人工鱼礁在水底,增加了跟江水的接触面积,对微生物及藻类的附着生长有很大帮助,可以让部分鱼类把卵产在上面。同时人工鱼礁上附着的微生物及藻类,也是鱼苗很好的天然食物,有助于它们加速成长。所以说这些新型的人工鱼礁,是鱼苗的“豪华套房”。

关于长江中“四大家鱼”的现况,以及对它们基因库的保护措施,就与大家聊到这儿。



为解长江无鱼之困,保护鱼类基因库已迫在眉睫

专利申请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全网冰点价,代写全部资料,零操心拿专利证书。微信:543646
栏目分类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服务
集群智慧云企服软件著作权服务
水产养殖论坛

公司地址:大连市中山区曼哈顿大厦A座2610室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306室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业务合作:159-9855-7370(微信同号) / 173-0411-9111 座机 / 传真:0411-83767788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小鱼壮壮®为我公司注册商标,相关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投稿邮箱:2544906@QQ.com(投稿、侵权删除等)
我公司研发的集群智慧®水产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平台均已取得软件著作权,严禁用于未被授权的商业活动,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