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品:丰富的物产是世界认识我们的窗口
千岛湖的鱼子酱
鱼子酱是高端餐饮的代言词,即使吃的是人均1000+的西餐,上面也顶多给你撒上几小粒,毕竟这是按粒计价的“黑色黄金”。
有着“黑色黄金”之名的鱼子酱
鱼子酱的高昂价格其实是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野生鲟鱼的产量少,加上滥捕,让野生鲟鱼子酱更是少之又少;而鲟鱼养殖对技术的要求高,周期长,从出生到产卵,需要7-20年以上的时间。
现在,在中国,你只需要两位数人民币的价格就能买到一罐鱼子酱。
鲟鱼养殖场俯瞰图
打破鱼子酱价格神话的,是开启了世界上最大的鲟鱼人工养殖场的中国。
成熟的技术搭配完善的流水线生产推动养殖成本、人工成本的下降,鱼子酱的高价便也成为历史。
位于千岛湖的中国企业鲟龙科技(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罐人工养殖鱼子酱以来,其鱼子酱产量逐年上升,2019年鱼子酱产量过百吨,占据了全球35%的市场份额。
当下,随着中国成为鱼子酱最大的出口国,中国鱼子酱进入美国后,将原本每吨85万美元的鱼子酱,拉低到每吨只要35万美元,让更多人吃得起,还被端上了奥巴马国宴,登上了德国汉莎航空的头等舱,甚至还亮相了奥斯卡晚宴。
昂贵的东西从此白菜价、平民价,这很“中国制造”。
广东湛江的罗非鱼
罗非鱼是原产于非洲的热带鱼类,俗称非洲鲫鱼。而在广东,罗非鱼还有个绰号叫“垃圾鱼”——因为罗非鱼有着特别强的适应能力,很多人可以在臭水沟里面发现它们的踪迹。
在国内不被器重的罗非鱼,却深受欧美各国人的喜爱。
罗非鱼的营养价值高,又有白肉三文鱼的美名,肉多刺少的特质也备受外国人青睐。
罗非鱼养殖模式中较为常见的网格模式
此外,罗非鱼生长周期短,最多半年就可以达到上市标准,意味着不仅罗非鱼的饲养成本低,回笼资金快。
在2000年的《渔业致富指南》里,就有一篇文章提到广州湛江大量罗非鱼走俏美国和日本等国际市场。
2018年我国罗非鱼产量160多万吨,全球罗非鱼产量接近700万吨,占比超过两成。
养殖工人们手捧罗非鱼
“垃圾鱼”就这样变身“致富鱼”。
浙江三门的青蟹
浙江三门是“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素有“中国青蟹之乡”“中国小海鲜之乡”等美誉。
三门青蟹作为当地的一张“金名片”,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多个荣誉和奖项,品牌价值评估达40多亿元,为全国青蟹品牌之首。
三门养殖塘俯瞰图
涛头村是三门县的养殖大村,全村90%以上村民从事海水养殖业,共有养殖塘4000多亩。2020年涛头村渔业产值1.8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3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万元,还被农业部推介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前,这里的村民还在为走出灾后困境而烦恼。
1997年8月18日,一场百年罕见的超强台风正面袭击了三门。当时因为海水长时间浸泡,导致涛头村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业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这才在时任村委会主任的王书明同志带领下推进“种改养”,走出了困境,逐渐取得了如今的傲人成绩。
2020年7月16日,从涛头村运送的10箱、150公斤三门青蟹顺利抵达欧美市场,青蟹依然鲜活有劲道。
三门青蟹包装
这是三门青蟹首趟国际旅程,标志着当地实现青蟹出口的零的突破。
三门青蟹不仅达到了出口标准,也解决了远距离跨国运输时如何提高存活率的难题。他们反复试验调整,最后对每只青蟹都采取独立包装,有效避免蟹体碰撞受伤。同时全程冷链运输,温控在25摄氏度,确保食客品尝到最鲜甜的三门青蟹。
这是上天赐给三门人的特色物产,也是他们勤劳与好客的见证。
广东顺德的鳗鱼
说回到文章开头的鳗鱼,日本人对鳗鱼的喜爱天下皆知。从江户时代起就有吃鳗鱼的传统,他们普遍相信吃了肥嫩、含有大量脂肪的鳗鱼能够补充元气、使人强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鳗鱼消费国,日本每年消费的鳗鱼数量超过十万吨,约占世界鳗鱼捕捞量的70%到80%。
骄傲的日本人认为外来鳗鱼因为捕捞地、养殖方法等差异,在味道、口感方面都略逊一筹,而“日本鳗鱼”更有嚼劲、回味无穷,“一口就能分辨出来”。因此,日本鳗鱼的售价一般能卖到中国鳗鱼的两倍以上。
殊不知,“日鳗”“国鳗”,本是同根生。
对于鳗鱼来说,谈原产地更像是一种黑色幽默。以日本鳗为例,其名字中的“日本”,是鳗的学名,而不是国籍。
日本近年鳗鱼的生产与贸易趋势统计图(日本农林水产省)
目前人们所谓的产地,不过是鳗苗被捕获后在何处人工养殖罢了。只要养殖条件相似,空口鉴产地也便为无稽之谈,更没有“日鳗”比“国鳗”高贵的道理。
在日本买到的挂着日本产地标识的所谓“日鳗”,就算没有“造假”,很大概率也是日本养鳗者使用从中国进口的鳗鱼苗养大的。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以广东的汕头、台山、顺德等地为代表的中国鳗鱼产品凭借着不到日本鳗鱼三分之一的售价,和不输于日本鳗鱼的口味,成功在日本市场立足。
顺德鳗鱼养殖基地鸟瞰图
在今天,国内养殖鳗鱼四成出口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四十余个国家,六成在国内市场消费。
可以说,鳗鱼是中国食品的又一次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