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敢向深海要“粮仓”
滨城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又恰好处于北纬39度,是寒暑交界的黄金地带,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为辽宁大连发展海洋渔业提供了先机。
大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大连市农业总产值924.7亿元,其中渔业产值378.6亿元,占农业经济总量四成以上。
大连市委、市政府立足海洋大市的渔业实际,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大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海上粮仓”,向海洋要效益。这既弥补大连山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的不足,还能丰富“菜篮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向记者介绍:“大连统筹陆海城乡,优化城市布局,打造浪漫海湾名城,发挥3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和2211公里海岸线的优越禀赋,加快耕海牧洋、走向深蓝,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抢占海洋竞争制高点。”
海洋牧场引领大连渔业高质量发展,以大连海参、大连鲍鱼、大连虾夷扇贝、大连河豚鱼等一大批海珍品为代表,已成为国内水产品行业不可忽视的区域品牌力量。截至目前,大连市获评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水产品已达20家,获评数量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获得国家驰名商标13个、国家和省市名牌产品及著名商标30个。
建设海洋牧场,从“耕海万顷”变“养海万年”
大海的资源是有限的,耕海更要养海。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经给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伤害,为了创新生态健康、环境友好、资源养护型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模式,保障人海和谐发展,一种新的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应运而生。
2008年,大连海洋大学承担了国家第一个海洋牧场研究课题,在长海县海域开展了相关试验性研究。研究及实践表明: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域藻类和渔业资源已得到有效养护,与投放人工鱼礁前相比增殖效果显著。
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投放人工鱼礁为基础,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改变了以往渔业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步解决局部污染和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近海养殖引起的病害加剧等问题,是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大连的海洋岛四面环海,远离大陆,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域开阔,水道四通八达,是我国北温带不同洋流交汇的海域,是海洋生物自然生成和生物繁衍生息最理想的场所。
“海洋牧场建设后资源量和渔获量得到很大提高,海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年产品产能超3万吨,产值超10亿元。”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海洋岛水产集团自2011年以来,海洋牧场建设累计总投资近50亿元;向海底投放虾夷扇贝、刺参、皱纹盘鲍、香螺等各类苗种近500亿枚(头),实现了近200万亩全域轮播轮养轮捕循环利用新模式;向海底投放不同类型鱼礁40万余空方,海底藻场建设面积5000余亩,营造了良好的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栖息场所,生物资源得到维护,资源量得到提高,产出率得到提升。
目前,大连市海洋牧场面积达500万亩,共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2处、市级海洋牧场4处。大连已初步形成以长海县为先导,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重点的现代海洋牧场新格局。
通过海洋牧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内海洋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主要经济品种产量提高20%以上,海洋资源的恢复达到了效果,大大增强了海洋牧场发展后劲,企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
依靠科技引领,从“近海养殖”向“深海进军”
大连市市长陈绍旺到大连工作伊始就提出:“立足海域优势,加快推进大连渔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海洋牧场的科技动力,坚持科技引领、技术升级、模式突破,牵动渔业动能转换。”
网箱是海洋牧场中海鱼养殖的重要设施,在位于大连金普新区大李家街道的一片深水海域,10个圆形的网箱在海中漂浮。这是大连鸿瑞网箱养殖场去年引进的海水鱼养殖装备,网箱材质采用聚乙烯环保塑料,周长有60米,下沉深度达到8米,与过去老式木质网箱相比,不但养殖空间更大,而且更加坚固、耐用。去年3月在每个网箱都投放了7万尾黑鱼苗,今年年末就可以产出10万斤成品鱼。
“以前在近海养殖污染环境,现在深海养殖网箱面积大,形成了野生的环境氛围,鱼的品质好,生长周期短见效就快。而且网箱抗台风、抗风浪,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大连鸿瑞网箱养殖场总经理曲忠利介绍。
大连市开发大型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探索深远海巨型现代化养殖网箱、养殖工船和养殖平台等新型养殖方式,推动渔业向深远海和设施化方向发展,这些都需要有坚实的科技支撑。
为了更合理、更高效地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实施管理,大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大连海洋大学共建“大连市海洋牧场数字化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共同推进大连渔业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大连市渔业综合管理及标准化建设水平。
“我们海洋牧场里的鱼类有什么异常情况,大连海洋大学那边的监控平台就能及时发现,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长海县兴国金茂海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利用海洋牧场平台的情况,公司是大连市大长山岛海域金茂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单位。
2006年由大连海洋大学建设的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有关海洋牧场建设工程技术的研究中心。中心负责人田涛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心已成为辽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海洋牧场研发机构,他们的沿海海洋牧场建设方法及人工鱼礁生息场建设技术、海珍品的增殖技术以及鱼类行为驯化技术及其设备开发、资源探测与评估技术、海洋牧场管理方法与技术等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大连市坚持科技引领,增强海洋牧场发展动力,市政府把支持海洋牧场建设纳入大连市科技重大专项、引进人才计划等支持重点。2016年以来,大连市落实支持涉及海洋牧场建设科研项目15项,累计支持资金超过5000万元;实施涉海科技人才计划项目27项,累计支持资金1510万元。大连市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工作,加快推广海洋牧场新技术、新成果,大连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特派团”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1项,推广海域面积2800多亩。
开展增殖放流,从“猎捕型”转“农牧型”
在大连天正实业公司大黑石养殖基地,记者看到,工厂车间利用循环水养殖技术,繁育新品种。公司养殖的红鳍东方鲀是通过纯种引进、种质改良等技术革新,形成特有红鳍东方鲀新品系,较同类产品各项指标全面提升30%以上。
大连天正实业公司副总经理刘圣聪向记者介绍,他们依托国家海水鱼产业体系和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平台,打造“北方海水鱼种业创新中心”。公司开展北方名贵海水鱼生物高技术育种及产业化研究,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星鲽等名贵海水鱼已实现规模化繁育引领现代种业发展。
2020年7月22日,天正公司与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大连市第五届公众参与增殖放流环保公益活动”,无偿提供5万尾鱼苗进行放流。基地还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的增殖放流活动,每年提供数百万尾牙鲆、红鳍东方鲀(河豚鱼)和许氏平鲉(黑鮶鱼)的优质苗种,为大连海域生态资源修复作出贡献。
2016年至2020年,大连市投入增殖放流资金2.04亿元,放流苗种149.86亿余尾,经第三方回捕调查评估测算,累计增加水产品产量1.6万余吨,增加捕捞渔民收入约20亿元,直接投入产出比达1∶10以上。全市增殖放流的规模、种类和数量都呈逐年递增趋势,增殖放流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大连市加快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发展现代海洋牧场,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
优质的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是海洋牧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十三五”期间,大连市政府先后投入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用于水产原良种场创建及水产新品种认定奖励。目前,大连市已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4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6家,通过国家认定新品种6个,有效奠定了大连市海洋牧场种业基础。
2020年12月25日,以大连为重点的北黄海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正式批复创建。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栾玉瑄介绍,按照大连市的“十四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渔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生产空间布局得到优化,转型升级目标基本完成,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基本满足,优美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实现构建生态和谐、优质高效、科技领先、融合共赢、开放共享的现代渔业体系。
(原载2021年1月27日《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