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长江江豚未改濒危,迁地保种可能会“全
据瞭望周刊官方微信号23日报道,2月4日,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正式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
保护升级背后,表明长江江豚种群持续恢复依然任重道远。《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实地探访长江江豚重要栖息地、访问权威专家得知,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的状态并未改变,特别是长江江豚就地保护存在空白区,迁地保种存在“全军覆没”风险。
长江江豚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镇江阁外逐浪嬉戏(2020年8月3日摄) 雷勇摄/本刊
“水中国宝”微笑归来
长江旗舰物种长江江豚近年频频现身长江流域。它们面带微笑、顽皮活泼的形象“萌化”了人心,也触动公众形成“长江江豚种群快速增长”的印象。
“看,那就是江豚,快看,它又翻出水面了,还是一群呢。”寒冬时节,清晨的葛洲坝下游镇江阁、三江口水域氤氲着薄薄雾气,不时跃出水面的长江江豚让摄影爱好者杨河兴奋不已。
今年63岁的杨河生长在江边,对长江江豚十分熟悉。杨河记得,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群结队的长江江豚在江中起伏的场景十分常见。“因为它长得圆嘟嘟的,当地人大多把它唤作江猪,它张起嘴来像在微笑,所以也有人叫它‘微笑天使’。”
在杨河印象中,此后几十年,长江江豚出没次数越来越少,甚至一度因不见踪影被人忘却。直到2019年9月,他在江边摄影创作时无意中拍到一头长江江豚游动的照片,这让杨河意识到:长江江豚又回来了。
之后,杨河每隔几天就要去葛洲坝下游镇江阁、三江口及胭脂坝等地江边“蹲守”长江江豚。“我最多一次拍到5头江豚同时浮出水面,还拍到过小江豚紧贴母亲鳍下吃奶的画面。”杨河说。
长江江豚微笑归来是近年沿江百姓的共同感受。记者梳理政府通报及媒体报道发现,包括武汉、宜昌、南京、南昌、镇江等长江干流沿线及洞庭湖、鄱阳湖等通江湖泊均有长江江豚出没,为人们留下在水中相互追逐、迎浪嬉戏的场景。
“这几年,长江沿线各地报道的长江江豚出现的种群数量之多、出现频率之高着实让人振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分析认为,这与“共抓大保护”氛围日渐浓厚密切相关。
王丁说,一方面,随着长江沿线持续推进增殖放流、污染治理及全面禁渔,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明显改善,使其更好地繁衍生息成为可能。同时,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长江江豚保护当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江沿线各城市长江江豚相关保护协会、组织已达上百家,大家关心关注长江江豚的信息,进一步提升了长江江豚的存在感。
极度濒危状况没改变
多位长江江豚研究专家告诉记者,由于近期未对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全域性生态科学考察,局部零星的报道难以支撑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有效恢复或大幅上升的观点。
最近一次针对长江江豚的全面调查评估是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的“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通过在宜昌至上海1669公里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目视考察和被动声学考察,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
针对这一考察结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2018年表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其极度濒危的状况没有改变、依然严峻。
据记者了解,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保护是救护长江江豚的三大策略。其中,
就地保护重在采取措施为长江江豚野外繁衍营造良好生存空间;
人工繁育主要通过科学研究为江豚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迁地保护则是将长江江豚人工迁移到更适宜其生长的区域,帮助长江江豚实现种群扩增。
换言之,迁地保护是“保种”之举,也是挽救长江江豚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位于湖北石首的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最早开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保护区之一。这里地处“九曲回肠”的荆江江段,饵料丰富,生态环境优越,适宜长江江豚栖息。
该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胡良慧介绍,这个本为保护白鱀豚设立的保护区因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成为长江江豚保护的乐园。1990年,5头长江江豚被投放至天鹅洲长江故道。历经30余年繁衍生息,目前天鹅洲长江故道的江豚种群数量已超过80头,并以每年6至8头的速度增长。
按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测算,这里的长江江豚生态环境承载量约为100头。以目前长江江豚种群的增长速度,不出3年就会“触顶”。
更为严峻的是天鹅洲长江故道内的面源污染。胡良慧说,天鹅洲长江故道虽划定红线,但很多滩涂由于历史原因被周边农户占用耕作。农药化肥沉降冲刷流入故道,而故道与长江相对割裂无法自我净化,保护区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最差时部分水域水质为Ⅳ类。
王丁表示,目前长江干流石首天鹅洲、湖北监利何王庙/湖南华容集成及安庆西江3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中,有2处已与长江干流隔离,干流对迁地保护区基本丧失补充水源、改善水质、补充早期鱼类资源的功能。加之迁地保护区周边滩地被占用、农业和生活废水直排入迁地保护区,迁地保护区水质严重恶化。这些不利影响若任其恶化,可能导致长江江豚“保种”种群出现“全军覆没”的风险。
保护“水中大熊猫”任重道远
作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状况是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客观和最敏感的“显示器”,保护好“水中大熊猫”任重道远。
一是借助长江大保护的有利形势,逐步消除长江江豚保护空白区。研究显示,历史上,长江江豚在长江干流和湖区呈连续分布,但由于多年来一些区域酷捕滥捞、洲滩岸带过度开发、高强度航运等人类活动,导致长江江豚远离这些栖息区域,形成空白区。有些空白区甚至长达百余公里,严重影响长江江豚的成功繁殖和基因交流,制约其种群恢复性增长。比如,湖北鄂州至安徽安庆江段长江江豚分布相对较密集,但是在该范围内有部分江段尚没有长江江豚的自然保护区。
二是高度重视和解决迁地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严重退化问题,确保长江江豚“保种”种群健康发展。一方面,加快通过水生态工程修复措施,维持迁地保护区与长江干流的连通,控制周边无序的人类活动,大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改善迁地保护区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可研究将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湖北监利何王庙/湖南华容集成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成立豚类保护国家公园,以提高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和管理效能以及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三是改善长江江豚研究和保护技术平台的设备和设施条件,为促进人工繁育长江江豚提供更好科技支撑。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长江江豚保护主要科研机构之一,经过40余年发展,该单位已建立面向全球开放的长江江豚综合研究和保护技术平台,但该平台的主要科研设备和长江江豚繁育设施由20世纪90年代日本有关团体无偿援助,大部分设施设备老旧损毁,难以满足研究和繁育技术发展的需要。业内人士建议升级和扩容该机构长江江豚人工繁育硬件条件,为进一步突破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瓶颈提供保障。
(刊于《瞭望》2021年第8期,文/王自宸 李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