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的崛起和辉煌的60年
如今称霸我国餐桌的四大家鱼,在50年代却是产量极低,完全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也是我国的水产科研工作者。
资料显示,1957年我国淡水鱼总产量为56.5万吨,养殖水域120万公顷;而到了2000年,鱼获产量达到了1516万吨,养殖面积更是增长到了528万公顷。2019年我国渔业再创辉煌,其中鲢鱼产量是380万吨,鳙鱼为315万吨,四大家鱼中的冠军——草鱼则攀升至了550万吨,哪怕是末尾的青鱼也有60万吨。
在我国所有淡水鱼中,也只有鲤鱼、鲫鱼、罗非鱼可与之媲美。但罗非鱼每年超过150万吨的产量中,绝大部分依赖出口,国内消费有限。
为何1957年后四大家鱼产量突飞猛进地增长?诚然,存在养殖技术水平提升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鱼卵繁衍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国池鱼养殖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考古中多次发现养殖遗迹。公元前460年范蠡所著的《养鱼经》则把我国养殖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和现在不同的是,当时以鲤鱼为主,其他鱼种相对较少。鲤鱼之所以成为最主要养殖鱼类,全拜它的习性所赐:在养殖的池塘、水坑可完整地实现等同江河里的交配、繁殖、生长、越冬等生活特征。
差异来自四大家鱼,它们在食物丰富的河流、湖泊区段觅食、育肥直至性成熟,之后再回溯到产卵场完成繁殖。也正是四大家鱼存在的这种“生殖记忆”,历代老百姓想养殖草鱼、鲢鳙需要特意跑到江河里捕捞些幼苗。过程复杂、繁琐限制了它们大规模的养殖。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建国后的50年代中后期,为满足民众对食物蛋白及种类的需求,快速实现草鱼、鲢鳙等淡水鱼的人工繁育,成为摆在水产科研工作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问题的关键在于长期以来,包括水产工作者在内的众多养鱼爱好者,始终无法了理解为何草鱼、鲢鳙为何不能够在池塘繁殖。所以想要实现鲢鳙、草鱼的规模化养殖,必须要搞清这个问题。
为此,我国以珠江为根据地,先后在浔江、柳江、郁江等多个珠江支流寻找到最佳产卵场,持续观察、记录鱼群的生长、交配、产卵的各项数据,其中包括水温、水流速度、天气状况及交配高峰期的具体时间点等等。
付出总有回报,科研工作者发现,草鱼、鲢鳙包括青鱼,它们多在春夏交替的时分,倾向选择在水流湍急的河道逆流而上,且整个过程往往伴随着雷雨、河水暴涨。显然这种环境游弋,并非为了觅食,毕竟能量消耗过大、不合算。
但经过这一过程,鱼群变得异常兴奋,嬉戏、打闹频繁,趁机交配的次数大增。原来水流不断刺激鲢鳙等鱼的腹部,性腺得以发育的成熟,这恰恰激发了它们的产卵兴趣。
完成整个受精过程后,受精卵要么附着在水草处,要么顺流而下。但小环境下的池塘、水坑,缺少大风、大浪等“激烈”的外界条件,显然无法与江河比拟。为验证这发现,水产研究工作者对鱼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完全模拟户外江湖的条件。经过多次的实验及完善了,50年中后期首次实现了对鲢鱼、鳙鱼人工干预下的繁殖。
痛点是,每个鱼塘模拟野外江湖,难度大、成本高,还时刻面临鱼苗不足的情况,所以需要彻底解决鲢鳙、草鱼的人工繁育问题,即实现以池养的鱼作为亲鱼实现产卵、受精、孵化的整个流程。
庆幸的是,西方国家已经对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的深入研究,我国水产工作者可在此基础上直接使用。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国水产工作者结合苏联的经验,第一次使用了催情类激素。在模拟野外河流环境下,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鱼脑垂体悬液注射到鲢鳙、青鱼、草鱼身上。
雌鱼在脑垂体激素的作用下,卵巢发育完全、成熟,兴奋地在水中与雄鱼追逐,最后它们扭动在一起,甚至不停地拍打水面,颤抖着产卵、排精。最终在1958年成功获得了3万尾体质健壮的鱼苗,这是我国上千年来第一次看到鲢鳙真实的繁殖场景。
我国水产工作者的摸索、反复试验的结果,在80年代得到了理论验证。原来封闭下的鱼塘,鲢鳙、草鱼体内的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释放激素的含量微小,血清GtH的含量仅10纳克/毫升上下,不足以有效激发它们的产卵欲望。但注射催情激素后,血清GtH值迅速增长到了300纳克/毫升。用科研工作者的话讲,这个剂量不发情产卵简直没有道理!
自此人工繁育下的“四大家鱼”集结完毕,剩下的则是养殖产量的爆发式增长。1962年,我国人工繁育鲢鳙幼苗数量突破10亿尾;1987年则膨胀至了2000多亿尾,足足是我国历史上从野外江河捕获的最高纪录234亿尾的近10倍。当然优质的幼苗带来的渔获产量的大幅度提升,1988年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达到了39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为我国冲击世界第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难看出,四大家鱼的成功,是我国孜孜不倦研究、工作的结果,它们的成功极大满足了我国人民对物质的需求。同时,为保护来之不易的成功,也需要保护河流资源生态,这样才能为养殖鱼群,提供更高的保障。
(作者:老高,小鱼壮壮水产养殖服务网对内容有改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