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品牌 拓渠道 罗非鱼变身“海南鲷”游回国内市
作为海南一大代表鱼类,罗非鱼是海南的优势出口产品。但是近年来,受贸易摩擦、汇率变化和航运成本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众多罗非鱼出口企业面临着出口增、利润降的囧境。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企业的目光开始转向内销。而罗非鱼在国内市场没有品牌,消费者认知度低,为此,海南当地政府联手行业协会与企业推进实施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并建立“海南鲷”标准认证体系,内销与出口的品质达到了“三同”。
出口风险陡增 内销势在必行
作为海南一大代表鱼类,罗非鱼因其肉质鲜美、蛋白质丰富和性价比高等特点,被美国及欧洲等消费者所喜爱。2020年海南省水产品出口总量16.8万吨,出口额达31.6亿元,罗非鱼出口量14.5万吨、出口额达22.5亿元。海南罗非鱼因优良品质获得了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认可。海南罗非鱼90%以上出口,美国市场又占出口市场的50%以上。
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文昌湖山基地海南鲷捕捞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渔业主要进出口国贸易萎缩。2020年海南罗非鱼出口数量和金额都有所增长,但企业的利润却大幅下降。高度依赖出口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稳定,给海南罗非鱼产业和企业带来很大风险,整个行业也加速了内销步伐。日前,海南自贸港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海南鲷”推介会在北京召开。
“疫情之前,从海南到美国洛杉矶一个货柜的海运费在2000多美元左右,现在涨到6500美元。”海南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海南翔泰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荣杰在会上介绍,海南有10几万与罗非鱼产业相关的渔农和加工工人,“产业出现风险将直接关系到这些人的就业和生计。”由此,罗非鱼转向内销势在必行,然而由于没有品牌、没有渠道,转型也并非易事。
多方出手相助 对接国内市场
针对罗非鱼在国内市场没有品牌和认知度低的困难,2020年,海南省商务厅联合海口海关、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和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推进海南罗非鱼实施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其实现内销转型,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首先,品牌方面,“罗非”的名字有必要更换。“最初在引进这种鱼时取名为‘罗非’,只考虑了它的引种来源,没有考虑到日后作为商品的市场推广需要。”海南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黄斌介绍,罗非鱼分类学上属于丽鲷科,是鲷鱼的一种,而鲷鱼是已经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鱼种,于是改名为“海南鲷”,“这个新名字配得上它的好品质,将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其次,渠道方面,由于海南罗非鱼出口企业专注于养殖和加工,境外销售渠道多是进口商在经营,转到内销市场后没有渠道经营能力,影响到销售。
为此,2020年,海南省商务厅支持建立了“海南鲷”团体标准和认证体系,只有与出口欧美市场的在同样的池塘饲养、在相同车间加工、达到相同质量安全水平的罗非鱼产品才能认证为“海南鲷”,“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是‘海南鲷’的核心竞争力。”黄斌如是说。
另外,当地政府还积极帮助“海南鲷”生产企业对接国内市场。“北京是推介会第一站,到今年5月底前还将到成都、重庆、昆明等城市,以及在海南省内海口、三亚等举办推介会,把适合国内消费习惯的‘海南鲷’产品尽快推向国内市场。”黄斌介绍道,当地政府还联合保险、银行等机构,“政银保”合作制定出台专项的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稳就业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同线同标同质 “海南鲷”发展潜力大
海南省年平均温度22.5℃—25.6℃,具有发展养殖“海南鲷”的自然优势。据刘荣杰介绍,海南省年可提供海南鲷加工原料35万吨。目前,海南还有可开发精养水面50多万亩,淡水养殖业的发展空间潜力还很大。
据了解,“海南鲷”从养殖到加工,实行全产业链监管和可追溯制度。近年来,海南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采取“三级监管”措施,对全省“海南鲷”养殖基地进行例行监测、产地抽样和种苗抽样,创建了一批无公害水产养殖健康基地。“农业农村部每年对养殖基地监督抽查,养殖质量连续5年保持稳定,合格率达99%以上。”刘荣杰介绍说,海南水产加工企业已经制定完善《海南鲷产品加工技术规范》《海南鲷养殖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包括鱼苗种系的认证、养殖管理的认证和运销流程的认证以及产品加工生产规范认证。2020年,“海南鲷”顺利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
目前,海南省13家“海南鲷”专业加工企业全部通过HACCP认证、欧盟认证等相关国际认证标准,产品实行“三同”标准,保证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品质相同。
刘荣杰介绍,“海南鲷”加工产品有近百种。目前,为适合内销市场的需要,海南加工企业按照市场消费习惯和地方特色,不断研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在开发新品的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渠道。目前,海南鲷国内销售逐年增长。以前主要销往一二线城市,现在正准备开发三四线城市。从渠道看,以前主要做传统市场,这几年在电商、新零售、商超、连锁等渠道都进行了尝试,其中电商和新零售对品牌建设很有帮助,进一步开拓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