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保护与人工繁殖稳步推进
汤汁浓郁的刀鱼汁面、口感鲜滑的刀鱼馄饨,是不少老饕的心头好。但随着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渔,长江刀鱼告别餐桌,市场上的刀鱼从何而来?禁渔后的种群保护和繁育又要如何做呢?
在上海的中华老字号老半斋,记者看到有很多顾客专程来打卡品尝刀鱼汁面。刀鱼美食是这家店的时令特色,一般会从每年的2月卖到5月。而在餐厅的显眼处,张贴了“不卖不买不食野生长江鱼鲜”的宣传海报。
“我们早在长江禁渔前就不用长江刀鱼做菜了。”老半斋副总经理张永华介绍,现在使用的刀鱼都是捕捞自浙江的海域。在行业内浸淫多年,张永华回忆改革开放初期,刀鱼、鲥鱼等长江鱼鲜产量丰富,如今鲥鱼难觅踪影,刀鱼产量锐减,“禁渔保护长江十分必要。”
禁渔是让长江水生生物休养生息的关键一招,如何繁育种质资源也是重要问题。在临近海边的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地,记者看到了人工繁育的长江刀鱼后代,一尾尾刀鱼通体银色、活泼灵动。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展示养殖的刀鱼。新华社记者 王辰阳 摄
该所副所长施永海介绍,长江刀鱼是俗称,学名是刀鲚,研究所的保护工作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让之前捕捞的野生原种活体自然繁育,维护种质资源;二是发展长江刀鲚人工繁育核心技术,连续7年向长江增殖放流刀鲚苗种约30万尾,同时推广人工养殖的刀鲚,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未来大家既能品尝美味的刀鲚,也不会伤害野生种群。
今年4月底,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养殖刀鲚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开展刀鲚养殖产品标识工作,指导养殖单位按照核查评估确定的生产能力制作可追溯二维码标识。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也表示,今年以来加强了对非法销售长江刀鱼的执法力度,随着刀鱼来源可追溯制度落实,监管也会及时跟进。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各方对保护长江水生生物的投入力度从一尾刀鱼的故事可见一斑。“长江是种质资源的宝库,而不是鱼类的生产工厂,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保护母亲河。”施永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