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还有哪些鱼?精彩残存于支流!
据统计,长江各水系现有鱼类物种和亚种共400多个,单从这个数字来看,长江鱼类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似乎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无论是明星物种中华鲟、胭脂鱼、江珍美味鲥鱼乃至普通水产“四大家鱼”,其野生种群如今都面临着灭绝或者种群数量下降的艰难处境。然而即便如此,长江以及各支流水系,仍存有不少不为外界所了解的鱼类物种,它们或许是长江流域鱼类的最后希望。
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 摄影/吴立新
水下近距离拍摄鱼群,在长江流域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青海年保玉则神山脚下的高原湖泊鄂木错附近,摄影师吴立新拍到了成群的裸腹叶须鱼,它们的体长大多在30至50厘米之间。这里海拔4060米,是大渡河正源——玛可河的上游区域,而大渡河则属于长江水系的岷江上游。
裸腹叶须鱼是典型的青藏高原鱼类,其模式产地在金沙江。和裸腹叶须鱼亲缘关系较近的叶须鱼属的亲缘种类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以及滇西北等地。这些江河中不同种类的叶须鱼
葛洲坝斩断了中华鲟的生命线
“千斤腊子万斤象”,在位于重庆北碚区的自然博物馆,我理解了这句渔谚的真正含义。“腊子”,指的不是大群的黄腊丁鱼,而是大名鼎鼎的中华鲟;“象”指的不是亚洲象,而是有着象鼻状长吻的白鲟。
博物馆中,中华鲟与其他鱼类的标本一起被悬挂在展柜之中,展柜前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摄影/张帆
在地球上生活上亿年的中华鲟,如今已经难见踪影。中华鲟堪称长江中最负盛名的标志性鱼类,人工繁殖与放流,不知能否挽救其种群的延续。
中华鲟的一生如候鸟般奔波。它们是海河洄游性鱼类,幼鱼沿长江来到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的浅海区域生活,在海中以鱼、虾及各种软体动物为食。雄鱼最早8岁、雌鱼最早14岁达到性成熟,成熟个体沿长江溯河洄游超过3000公里,在四川省的宜宾市至屏山县一带产卵繁殖。这段水道水流湍急,江底为砾石,中华鲟的受精卵粘附于江底的砾石表面,进而完成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