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运营: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水产云—物联网智慧养殖云平台
小鱼壮壮水产养殖服务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渔业 正文
集群智慧云企服

纪实:1980年中国首次在长江捕获活体白暨豚及其

来源: 编辑: 时间:2022-10-18
纪实:1980年中国首次在长江捕获活体白暨豚及其
专利申请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全网冰点价,代写全部资料,零操心拿专利证书。微信:543646

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物种。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鳍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白鳍豚又称白豚、白鳍豚、白旗。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 鲸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为中国特产的淡水齿鲸类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在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中也有发现。


在1980年1月12日(农历1979年11月25日),湖南岳阳陵矶捕获了一条活的白鳍豚。

白鳍豚

正在捕抓白鳍豚

1980年1月12日,湖南岳阳陵矶渔业生产队在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口捕获了一条活的白鳍豚,身长1.5米,重65公斤,这是我国当时捕获的第一条活体白鳍豚,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活体白鳍豚。


为了开展对白暨豚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1978年9月成立了白暨豚生物学研究组,并在长江中游四次考察了白暨豚的生活环境和生态习性。

1980年1月12日,湖南岳阳城陵矶渔业捕捞队捕获一头白暨豚(雄性),体重36.5公斤,体长约1.45米,约一岁。 当天晚上水生所人员就运回至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护养(耗时5小时50分钟)。

研究所工作人员给它取名叫“淇淇”。当时“淇淇”身负重伤,除身体多处擦伤和勒伤外,颈背有两个直径四厘米、深八厘米的伤洞(渔民钩伤),两洞相连,在第十天伤口严重化脓,危在旦夕。经科研人员与北京动物园兽医日夜抢救之下成功挽回生命。【1981年《白暨豚“淇淇”饲养成功》】1984年“淇淇”身长189厘米,体重175斤,进入青春期。
其实早在1980年救起“淇淇”时科研人员等就希望尽早为其捕捉一头配偶或伙伴,1982年“淇淇”有了雄性表现,1983年更为明显。

1981年3月3日晚江苏太仓县境内渔民发现一头雌性白鱀豚在长江边搁浅,后安全运回至南京师范学院饲养池,取名“苏苏”。

1985年10月上旬,西德杜易斯堡动物院院长格瓦尔特博士乘船洞庭湖附近考察时断言:“中国人在八十年代没有先进的捕捉白暨豚的技术设备,要想在长江活捕白暨豚是不可能的。”1986年3月31日我国科研人员与渔民兄弟们成功落网9头白暨豚,但只抱走其中两头——“联联”与“珍珍”,由武汉空军直升机直接运回珞珈山下生物养殖场,“珍珍”(时1,5米,59.5公斤)即后来“淇淇”的伴侣。


1980年4月23日发于澄建

“淇淇”颈背部伤痕清晰可见


同上

这里伤口就好多了。


同上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它治伤。


同上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白暨豚作心电图测量。


同上

照料白暨豚“淇淇”的姑娘在喂它新鲜小鱼。它每天要吃小鱼两公斤左右。


同上

白暨豚有着特别发达的声纳系统,它听到人们的声音就会游过来,在池边打圈、嬉游。


同上

两位工作人员把白暨豚抱出水面,准备给它治伤和进行科学测试。


1981年1月15日 李一方


白暨豚淇淇现在正安逸地在专门为它建造的新居过冬。淇淇的新居座落在武汉东湖湖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关桥养殖场。饲养池模拟长江水域的水质条件,面积一亩,水深5米,建有实验池和清池换水的设备和科研人员观察设施。


同上

图为饲养人员在为淇淇精心配餐。


1981年3月13日 丁峻

一头雌性白暨豚在江苏太仓县境内的长江边搁浅,1981年3月3日晚被当地渔民发现。现已安全运抵南京师范学院饲养池,由科研人员精心饲养。这头白暨豚身长1.71米,体重55公斤,被定名为“苏苏”。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科研人员在观察白暨豚的生活习性。


同上

这是饲养人员将性情温顺的“苏苏”抱出水面。


1986年3月31日 何楚华

1986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长江中游的湖北监利县江段捕获两头活体白暨豚。前者为雌性,体重59.5公斤【珍珍】;后者为雄性,体重110.75公斤【联联】。


新建的白暨豚馆 1993年1月10日 于澄建
两套先进的水处理系统是由日本协力集团提供的
科研人员对淇淇保护研究

我国唯一人工饲养的白暨豚“淇淇”,迁进了专门为它建造的现代化新居。这个新居由国家拨出专款并得到日本协力集团(JICA)资助,共投资1060万元,它是目前世界上一流的淡水豚馆。新居坐落在湖北武汉东湖之滨。“淇淇”经过科研人员12年的精心饲养,现在体长已达2.05米、重125公斤,它每天需吞食10公斤淡水鱼。

【来源:1987年《活捕白鳍豚纪实——为了科研和人工养殖白鳍豚》,本文图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

    中国1978年开展白鱀豚保护研究以后,一共饲养过9只白鱀豚。另外成功捕获后又放生一只。饲养人类以前知之甚少的物种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显然,区区9只白鱀豚对于积累饲养经验,对于通过迁地保护挽救一个物种而言是太少了。

     现在,单纯通过迁地保护而保存白鱀豚物种的希望已经基本不存在了。然而如果能够找到可能还存在的白鱀豚个体,至少保留下它们的体细胞,那么以后还有恢复物种的希望。

   被公众广泛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够保存下任何白鱀豚个体的活细胞。淇淇也仅仅是留下了死后多时才进行了普通冷冻保存的部分内脏。这样的细胞,用于克隆,是十分困难的。

   一些新闻报道所说“也许已经该进入‘后白鱀豚时代’了。即使永别仪式被提前,本质上也没什么大错。”, 显然并不十分正确,因为如果能够找到白鱀豚残余个体,人类至少还可以保留下白鱀豚的体细胞。

9只白鱀豚简历

淇淇:

 捕获细节:受中科院水生所委托,由渔民胡家法、胡振盛兄弟与龙得彩、陈大华在湖南洞庭湖口城陵矶捕获。当时发现一大一小两只白鱀豚,大豚生病严重,在围堵到长江通往洞庭湖的大湾口内后搁浅,小豚淇淇不愿离开大豚,终被成功捕获。
 性别:雄;捕获时年龄:约1-2岁;
 饲养地点:武汉水生所
 饲养期限:1980年1月12日至2002年7月14日 (22年183天)
 死因:年老体弱,偶然呛水致死。

与淇淇同时捕获的大白鱀豚:
 捕获时生病严重,很快死亡。

苏苏:
 捕获细节:社员高传生、陆凤歧在江苏省太仓县长江与鹿鸣泾河的交汇处发现,发现时已搁浅。
 性别:雌;饲养期限:1981年3月3日至1981年3月20日 (17天)
 饲养地点:南京师范大学
 死因:捕获后在地面上和不清洁的池塘中度过3天;用于养殖的水池过小;胃溃疡,胃黏膜囊肿,肺病,且生前未能确诊,因为当时还不知道自然搁浅的豚通常都是患病的。

容容:

 捕获细节:渔民社芝兰在湖南省华容县长江边上捕获。当时一艘大型客轮掀起的大浪把他冲上江滩导致搁浅。
 性别:雄;捕获时年龄:约3岁
 饲养地点:武汉水生所
 饲养期限:1981年3月3日至1982年1月26日 (288天)
 死因:消化系统尚未康复导致未能积累足够的皮下脂肪,在水温骤降后冻死。

江江:

 捕获细节:渔业大队社员孙永其、孙宝祖在江苏镇江市谏壁江边离岸约四百米的江面上,用滚钩捕获。
 性别:雄;捕获时年龄:约3岁
 饲养地点: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
 饲养期限:1981年12月7日至1982年4月16日 (129天,移到小池后只存活了18天)
 死因:为了给大水池消毒和除草等,移到小水池暂养。小池过浅,“江江”游泳翻起泥浆以及“江江”的排泄物污染水质,“江江”的嘴、尾经常擦碰池底,导致滚钩捕获时的外伤复发致死。

联联:

 捕获细节:水生所专家华元渝在湖北洞庭湖口城陵矶用“声驱网捕法”捕获。捕获到3头,放生1头。留下的大豚命名为“联联”,小豚命名为“珍珍”。
 性别:雄;捕获时年龄:约15岁
 饲养地点:武汉水生所
 饲养期限:1986年3月31日至1988年9月27日 (76天)
 死因:开始时绝食,后患肝炎,导致肝脏组织大量出血坏死。

珍珍:

 捕获细节:与“联联”同时捕获。
 性别:雌;捕获时年龄:约2岁
 饲养地点:武汉水生所
 饲养期限:1986年3月31日至1988年9月27日 (2年180天)
 死因:吃了维修饲养池顶棚时脱落的0.7千克铁锈,患间质性肺炎,治疗无效。死前不知道珍珍吃了那么多的铁锈。饲养池顶棚是为了遮阳降低水温于1981年赶建的,当时没有其它水池暂养白鱀豚。

与珍珍和联联一起捕获的大白鱀豚:

 因为只批下来捕捉2头白鱀豚的指标,故放生。当时尚不知道白鱀豚的家族观念如此之强。
峡峡(生前未正式命名):
 捕获细节:在湖北省水产局和水生所为首的捕豚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由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白鱀豚自然保护区、水生所的科研人员和当地渔民共40余人组成捕豚队,在石首江段捕获。耗资100余万元。
 性别:雌;捕获时年龄:约8-9岁
 饲养地点:湖北石首白鱀豚自然保护区
 饲养期限:1995年12月19日至1996年6月23日 (187天)
 死因:体弱捕鱼能力下降,保护区湖内鱼类资源过少,导致体重急剧下降,监控手段落后,生前未能发现。最终缠绕在保护区的白鱀豚防逃网上溺水死亡。

1998年在上海捕获的白鱀豚(未命名):

 捕获细节:在开挖鱼塘的安徽民工刘本珠、徐三保等人在上海市崇明县绿华乡江边堤坝被挖开的一个2米宽的口子附近发现,发现时已搁浅。
 性别:雌;捕获时年龄:老年个体,有生育史,但已丧失生殖能力。约22岁。
 饲养地点:江边鱼塘中
 饲养期限:1998年2月18日至1998年3月1日 (11天)
 死因:心脏、肺、肝等器官均已病变。在鱼塘中绝食11天,瘦骨嶙峋,再次捕捞后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淇淇’:中国最伟大的动物明星传奇”一文整理)
 (原文见 淇淇纪念堂 http://blog.sina.com.cn/yongaiqiqi )

(小鱼壮壮水产养殖服务网综合编辑)


纪实:1980年中国首次在长江捕获活体白暨豚及其

专利申请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全网冰点价,代写全部资料,零操心拿专利证书。微信:543646
栏目分类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服务
集群智慧云企服软件著作权服务
水产养殖论坛

公司地址:大连市中山区曼哈顿大厦A座2610室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306室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业务合作:159-9855-7370(微信同号) / 173-0411-9111 座机 / 传真:0411-83767788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小鱼壮壮®为我公司注册商标,相关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投稿邮箱:2544906@QQ.com(投稿、侵权删除等)
我公司研发的集群智慧®水产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平台均已取得软件著作权,严禁用于未被授权的商业活动,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