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中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
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养育一半新疆人。
如果选一条河流来解读新疆,塔里木河无疑是最适合的。
她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源自帕米尔高原的冰川融水,坐落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北缘。她的两岸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整的胡杨林,她的南面是中国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她是新疆的“母亲河”,灌溉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养育了新疆近一半的人口。百川归海,是亿万年来大多数河流遵循的自然法则,唯有任性的塔里木河不同。塔里木河不顾一切地冲向荒野,最终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
01 源头:从何处来?
塔里木河,从正源叶尔羌河算起,至大西海子水库出水口,全长为2575千米。从这个数据看,塔里木河都算不上我国的“大江大河”,远小于我们熟知的长江(6300余千米)、黄河(5464千米)和雅鲁藏布江(3848千米)。
但是,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全世界的内陆河中也能排到第5。整个塔里木河流域面积达10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1%,超过了中国许多大河,对南疆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有人曾说,塔里木盆地像一只大碗,“碗沿”是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阿尔金山等一系列巨大的山脉,“碗底”则装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百万年流沙。塔里木河正是由“碗沿”上的冰川融水汇集而成。
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是现在塔里木河的三大源流。在这三大河中,每年只有阿克苏河全年四季能连续供水,叶尔羌河在遭遇特大洪水时才能供水,而和田河在每年的洪水期供水。
三河交汇于阿瓦提县的肖夹克,然后河流沿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东流,归于台特马湖。肖夹克以下称塔里木河,从整条河流来说,并未包括其上源,故称它为塔里木河干流。塔里木河干流以英巴扎和恰拉为节点,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更为狂野而辽阔。整个流域由9大支流水系、144条河流组成。喀什嘎尔河、迪那河、渭干河-库车河、开都河-孔雀河和克里雅河等都曾注入塔里木河。如今,除了三大源流,只剩开都河-孔雀河与干流还保持着联系,从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抽水,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
尽管曾经的“九叉鹿角”变成“四源一干”,但这匹“脱缰野马”仍滋润了约2万平方千米的南疆耕地,养育了1000万南疆各族人民,让荒芜的塔里木盆地焕发出生机。
02 干流:尽情“摇摆”
新疆的河流都有着自己的个性。额尔齐斯河,像沉着的老者,缓慢而清澈,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伊犁河如同反叛的少年,“不走寻常路”,一江春水向西流。
塔里木河,在维吾尔语里,意为“脱缰野马”,她更像是反复无常的孩子,自全新世以来,塔里木河在库车前陆盆地内南北长期摆动。历史上塔里木河有“南北之分”,塔里木河最北与最南的古河道之间摆动宽度达80-130千米。
古塔里木北河上游由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组成, 中游加入了渭干河、迪那河等,下游与孔雀河汇合注入罗布泊,后来随着北河下游不断南移,两河开始分流,主流逐渐与南河合并,最终与孔雀河脱离。古塔里木南河主要汇聚和田河形成。南河曾经历过三次向北迁移,每次都向北迁50~70千米, 直到距今100年左右才与北河(今塔里木河) 汇合,形成今日之塔里木河道。
塔里木河的“尽情摇摆”不仅表现在上、中游,在下游也是如此。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水系与孔雀河水系互相交织,塔里木河终端一直在变,当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汇合后,向东注入罗布泊;而当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分开后,南下与车尔臣河汇合,注入台特马湖。台特马湖位于罗布泊的西南方,属同一古湖盆。
19世纪后半叶以来,曾有学者限于当时的具体条件,将塔里木河两处不同位置的终端湖误认为都是罗布泊,进而提出罗布泊是“游移湖”的错误推断。
塔里木河为什么如此喜欢“摇摆”呢?
首先是和地质有关。塔里木盆地每年频繁的地震、滑坡堰塞等地质灾害,以及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挤压造成山脉隆升和盆地封闭,使得塔里木河流域局部地形变形,原始河道走向改变,从而发生河道变迁。
其次,塔里木河是流经冲积平原上的多沙河流,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 挟带的泥沙沿程沉积,持续淤高河床。当洪水来临,河床无法及时容纳,河流就会漫溢决口,改变流路,形成新的河道。
塔里木河的摇摆不定,有一个最美的“见证者”——胡杨。
塔里木河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是典型的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强,一般的植被无法在这里生存,唯有胡杨在这里“得心应手”,根系密织如网,抗风沙又耐盐碱。
胡杨依水而生,对水的依赖极强。河在哪儿,胡杨就在哪儿。在塔里木河的古今河道上,新老胡杨林交错分布,成了塔里木盆地最靓丽的风景。全世界的胡杨60%在中国,中国的胡杨90%在新疆,而新疆的胡杨90%在塔里木盆地。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保护区,有着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原生态胡杨林——沙雅胡杨林,有着中国最美的胡杨林森林公园——轮台胡杨林森林公园。这个有着“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传说的胡杨是塔里木河对新疆的无私馈赠。
在塔里木河的滋润下,胡杨林也是一道道防沙固沙、阻挡流沙移动的防线。胡杨林中伴生有大量的梭梭,骆驼刺、柽柳等沙生植物,养育着塔里木马鹿、野骆驼、鹅喉羚、大天鹅等上百种野生动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出一片片绿洲。
03 归宿:给岁月以文明
有水的地方就有绿洲,有了绿洲就有了人类,有了人类就有了文明。
塔里木河,虽然没有黄河的恢宏,没有长江的绵长,自然条件恶劣的她甚至没能走出沙漠,但她与长江、黄河一样古老,创造了塔里木盆地的古代文明,汇入到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洪流之中。
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在其著作《古代社会》中,称:“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找到了这把钥匙,世界文明的大门便打开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一般来说,人类的早期文明,多发源于干旱地区的大河流域,如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非洲东部和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这些文明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
塔里木河流域,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为上述四大文明的撞击、交汇提供了最佳场所。如果没有塔里木河,丝绸之路,这条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不知何时才会出现。如果没有塔里木河,那些神秘的西域文化也不会诞生,比如塔里木河流域的于阗文化、龟兹文化、楼兰文化及罗布泊文化。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流域及其源流和支流,都是古代主要灌区,历史上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孕育出人类繁衍的绿洲和文明因子。
早在西汉时期,塔里木河中下游轮台、渠犁就有了灌溉工程。汉宣帝时西域都护府在焉耆、龟兹设营屯田,屯田军民在今沙雅县、新和县修建很多渠道,引水灌田。塔里木河下游罗布泊地区,田畴成片、水网渠道纵横。
到了隋唐时代,塔里木河流域的伊循、且末、焉耆、龟兹、乌垒、疏勒、于阗等地,“大开屯田”,“规模宏远”。这些地区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宜耕宜牧,成为农田水利开发的重点地区。
可是到了公元十世纪的宋代,这里接连出现了兵连祸结、战乱频仍的局面,生态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一时间,田园荒芜,水利失修,赤地千里,十室九空。
受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塔里木河不断改道,曾经数十个辉煌的古代王国,也掩藏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滚滚黄沙之中,这其中就包括了“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国。
对塔里木河不断索取的不仅有古人,还有今人。20世纪初,塔里木河流域及源流地区,仅有150万人口,至90年代,人口增至800万。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这里的耕地面积至少增长了十倍。
仅从1958年至1979年的20年间,塔克拉玛干周缘的胡杨林面积减少了32%。人工渠道、人工水库、人工植被、人工绿洲生态增加,相对应的,自然河流、天然湖泊、天然植被、天然绿洲生态减少,塔里木河流域变得十分脆弱。
但是,沙漠替换绿洲的衰败现象终于在21世纪初开始改变。自2001年开始,新疆开始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上游放慢开发,中游束河筑堤,下游退耕还林,将水还给河。2019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
塔里木河正在改变颓丧的面貌,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当胡杨不再“口渴”,塔里木河或许会有新的繁荣出现。
参考资料
阿迪力江·买买提,浅析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输水成效,水电与新能源,2020(7):57-59
李江海等,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地质地貌特征及其演化,高校地质学报,2019,25 (3):466-47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编著,《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