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途多舛”的青海湖裸鲤---湟鱼
上世纪60年代初,青海湖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粮食供应量严重不足,甚至有很多人都被活活饿死。而同一时期,青海湖湟鱼的资源量却极其可观,总储量足足有32万吨,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这种特殊的高原鱼类。
在那个经济困难的特殊年代,青海湖湟鱼起到了“以鱼代粮”的巨大作用,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据当地的老渔民回忆,最疯狂的时候每天都有上万人进入青海湖周边地区,日夜不停地捕捞湟鱼。在1960~1962年,青海湖湟鱼的捕捞产量总计为7.3万吨,一天最高的捕捞量能达到70~80吨。
“困难时期”过去后,湟鱼在70-80年代成了“众矢之的”——由于湟鱼巨大的经济价值,偷捕滥捕的现象与60年代相比有增无减,野生湟鱼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可供捕捞的资源量一度下降到了1000吨以下。
“命途多舛”的青海湖湟鱼
湟鱼的学名为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是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自1958年开发湟鱼资源以来,湟鱼的累计产量已经有30多万吨,其中绝大多数的产量都是在上世纪60~80年代“贡献”的。
上世纪60年代,湟鱼的平均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当时的湟鱼个头都很大,平均体长为28.8公分,单条湟鱼就足足有一斤重。到了70年代,湟鱼的资源量就明显下降了,年产量“缩水”到4400吨,湟鱼的平均体长也减少到了26.9公分。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湟鱼的资源危机已经“初见端倪”。
在80年代初,当地渔民开始察觉到了异样:打捞上来的湟鱼普遍变小了,大规格湟鱼的重量还不到150克——小型化、幼龄化的渔获物显然不是一种好的迹象,这说明湖中的湟鱼资源已经严重衰退。
1994年,湟鱼正式被列进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2003年,湟鱼被列进了《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成了当地政府强力保护的对象,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私自捕捞。
当湟鱼被列为保护物种后,当地多数渔民都自觉停止了捕捞行为,但是依然有少部分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的工作人员也表示:非法捕捞湟鱼的案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查处最高的渔获量甚至达到了上百斤。
偷捕湟鱼的行为是非法的,更是愚蠢的,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2004年,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经过资源评估,正式将湟鱼定为濒危物种。
湟鱼是青海湖中的唯一一种鱼类,对于控制青海湖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一旦湟鱼灭绝,湖中藻类的生长将不受控制,发生水华等灾害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因此从生态功能的角度来讲,青海湖湟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湟鱼也就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牧海 文章内容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