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南海域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声景研究获进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李松海科研团队在PLoS ONE发表了题为Long-term and large-scal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oundscape in a tropical habitat of the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ousa chinensis)的研究论文。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级别,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中华白海豚作为一种近岸分布的小型齿鲸,极易受到栖息地水声环境的影响。海南岛西南海域是最新发现的中华白海豚的热带栖息地,可能具有不同于其他栖息地的水声环境特性。为了加深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环境的了解,进一步为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做出贡献,研究团队以海南岛西南海域作为研究海域开展了声景研究。
研究团队通过被动声学监测的方法采集了海南岛西南海域11个监测位点一年的声学数据,分析了20-144,000Hz频率范围内的声学参数:宽频带声压级和倍频程声压级的时空变化模式。研究表明:(1)不同位点的声学环境显示较大的差异:位点P04的噪音明显高于其他监测位点,而位点P05则是最安静的位点;海底底质结构对海洋声学环境具有一定影响:砂底和岩底的宽带声压级以及中心频率在大于2kHz的倍频程声压级显著高于泥底的相应声压级。(2)声学环境具有明显的昼夜和季节模式:在中心频率为0.5和1kHz,几乎所有监测位点(除了一个位点)的倍频程声压级在黄昏和夜晚更高;在中心频率为8,16,32,64kHz,七个位点在秋季和冬季的倍频程声压级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研究共识别出3类生物的声信号,包括6种不同类型的鱼的声信号,枪虾的“咔嚓”声信号和中华白海豚的回声定位信号,也识别出三类主要的人为声信号,包括船只航行产生的声信号、非法捕鱼活动的爆炸声信号和打桩活动的脉冲声信号。
该研究为加深对海南岛西南海域水声环境的认知,加深对中华白海豚与其栖息地声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评估环境噪声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并为将来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基础,进而为该海域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做出贡献。
深海所硕士研究生徐婉雪为第一作者,研究员李松海为通讯作者。
在被动声学监测位点不同频带的倍频带声压级的空间变化
被动声学监测站点一年内宽带声压级的昼夜变化趋势
来源: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