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究发现:中国鲤鱼养殖可追溯到8000年前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分析了从中国河南省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遗址挖掘的鱼骨。通过比较骨骼的体长分布和物种组成比,将其与东亚遗址与现有水产养殖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人员证明中国鲤鱼养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200-5700年。
尽管养殖鱼类对世界各地的经济和饮食日益重要,但水产养殖的起源仍然未知。“诗经”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诗集,当中提到鲤鱼是在公元前1140年左右的池塘养殖的。但是,考虑到中国的稻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日本草津町琵琶湖博物馆、日本艺术与文化研究所、德国耶拿马克斯普朗克人类科学研究所、英国诺里奇的塞恩斯伯里日本艺术与文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着手发现中国的鲤鱼养殖是否比以前认为的更早。
鲤鱼养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贾湖
贾湖位于中国河南,以早期驯化大米和猪,以及发酵饮料,骨笛和书写的人类早期发展而闻名。这一早期发展的历史,加上考古发现表明大片水的存在,使贾湖成为本研究的理想地点。
研究人员测量了从贾湖鱼类遗骸中提取的588只咽鲤牙齿,对应三个独立的新石器时代,并将体长分布与其它地点的发现以及日本松川村养殖的现代鲤鱼样本进行了比较。虽然前两个时期的遗骸显示出在鲤鱼成熟期或接近鲤鱼成熟时达到峰值的单峰模式,但是时期III(公元前6200-5700)的遗骸显示出双峰分布,其中一个峰值在350-400毫米,与性成熟相对应,另一个在150-200毫米。
研究人员发现的这种双峰分布类似于日本铁器时代朝日遗址(大约公元前400年 - 公元100年)记录的那种分布,表明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尚未确定的鲤鱼养殖管理系统。在这样的渔业中,在产卵季节捕获了大量的鲤科鱼类并作为腌制食品加工。同时,一些生命力更活跃的鲤鱼释放到受限制的人类调节水域,在那里,它们依靠可利用的资源增长自然产生后代。秋天,池塘里的水被排干,鱼类收获,由于未成熟和成熟的个体的存在,体长分布显示出两个高峰。
物种组成比率支持发现,表明文化偏好
鱼的大小并不是研究人员在贾湖发现的支持鲤鱼管理的唯一证据。在东亚的湖泊和河流中,鲫鱼通常比普通鲤鱼更丰富,但是常见的鲤鱼约占贾湖鲤科鱼类的75%。这种鱼类的比例很高,表明当时的人对鲤鱼的文化偏好以及水产养殖的复杂性。
基于对贾湖鲤鱼遗骸的分析和以往研究的数据,研究人员推断:史前东亚水产养殖发展的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产卵季节人类在沼泽地区捕捞鲤鱼。在第二阶段,这些沼泽生态交错带通过挖掘渠道和控制水位和循环来管理,因此鲤鱼可以产卵,幼鱼后来被收获。第三阶段涉及持续的人类管理,包括在鱼塘或稻田中使用产卵床来控制繁殖和管理鱼苗。
虽然贾湖尚未发现稻田,但湿稻养殖与鲤鱼养殖的演变似乎有关,两者的共同进化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