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宏微观休闲渔业产生背景
休闲渔业诞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然后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洲等)迅速崛起。最初的休闲渔业形式就是单纯的“钓鱼比赛”,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慢慢逐步发展为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现如今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像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休闲渔业已经产业化,休闲渔业为这些国家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休闲渔业的产生与发展不但是渔业生产发展的延伸,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渔业形式,在合理保护渔业资源的前提下又充分利用了渔业资源,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为渔业、渔村和渔民带来了新的生机。可以说休闲渔业的产生与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
1.宏观背景
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让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烦恼,物质上的富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不足以纾解各种压力,人们渴望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于是,休闲娱乐性支出在人们的生活开销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休闲产业开始飞跃式发展,迅速成为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新新产业。
休闲渔业作为休闲产业的一支,它的发展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能谈得上休闲。美国、日本和西欧的休闲渔业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发达,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兴盛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旅游活动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出现以游乐为目的的渔业活动的国家之一。但是,把休闲渔业作为一项产业在中国大陆仍属新生事物。
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迅猛发展,中国渔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迎来了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改变渔业增长方式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新时期,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一般的观光旅游,具有一定参与度的休闲渔业越来越受到欢迎。休闲渔业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我们国家旅游的人数和总消费呈逐年递增趋势,而且增速明显,说明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空闲时间出游。但是我们国人人均花在出游上的开销增幅并不明显,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低的,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从 2007 年重新调整法定节假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 1 天,由之前的 10 天增加到 11 天;改五一黄金周 7 天连休为3 天,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连休,这个修改使得为期 3 天的小长假增加为 5 个。3 天的小长假去长途旅行显然不够用,于是短途游或者去渔农村休闲游成为大众的主要选择。这是国家为了经济发展和公众需求进行的调整,更是休闲渔业发展的契机。
2.微观背景。
由于捕捞技术的不断发展,渔业捕捞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全球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一些鱼种已经消失灭亡,大部分鱼种已被充分利用。捕捞量逐年下降,捕捞成本不断提高,传统渔业发展面临重重困境,渔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渔业资源衰退。由于过度捕捞,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各种渔业资源大量衰退,有些传统经济鱼类资源已经几乎绝迹。鱼类资源不断减少,原有的渔船捕捞量已经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速度,如果能减少一些渔船数量,让这些渔民从事其他工作,多少能缓解一些船多鱼少的矛盾。
(2)捕捞作业场所萎缩。城市、港口的建设、开发使得沿海很多天然港湾、滩涂被占用,或者由于围填海工程彻底消失。海底电缆、管道大量铺设,航运业、造船业的迅速发展占据了渔业作业的航道和港湾,生产事故明显增加。
(3)捕捞能力仍在扩张。尽管渔业资源不断衰退,捕捞作业场所逐渐萎缩,但是因为传统渔民没有适当的转行机会,大部分渔民为了生存只能选择继续从事渔业捕捞生产,而且为了能到更远的公海去,捕到更多的鱼,渔民不断增加渔船功率,渔业捕捞能力仍在扩张。
(4)成本上升,效益不佳。由于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和世界各国对本国渔场、渔业资源的保护,渔民作业场所越来越远,以前渔民生产作业都在沿岸,可以早出晚归,现在却需要航行两三天才能到达作业锚地。柴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航行距离的增加,导致渔业生产运营成本增加。然而渔业资源的衰退使得渔民捕获量反而减少,再加上水产品价格上升缓慢,渔民投入了更多的成本,生产收益不升反降。
(5)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经济建设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海洋生态和环境问题每况愈下,近 10 年来海洋赤潮频繁发生。加上时有发生的石油泄漏事件,也使海洋环境更加恶化,鱼类资源急剧减少。